解决方案
第一,不同身份的管理人员和决策者借助管理信息系统同时实施不同的管理活动,实现了管理信息的实时沟通和交换,通过管理信息系统可以得到任一资产的任一时间、任一地点、任一部门、任一使用人的几乎所有信息。彻底告别了工作繁重、手段落后、信息迟滞、缺乏沟通的传统手工操作方式,也彻底解决了传统管理模式带来的差错率高、对帐困难、各自为政、信息闭塞、监控不力、管理效能低下等老大难问题。
第二,实现了对资产的安全有效的监控。通过制定严格的程序和履行严密的管理手续,将每一件资产的具体管理责任都逐层逐级落到了具体部门和人员。彻底改变了原来的那种责任不清、情况不明、帐实不符、管理混乱的状况,有效地杜绝了资产的流失现象。
第三,各项基础业务环节都得到了全面规范。从固定资产购建立项到可行性论证、招标、验收、技术测试、使用、保管、维修、养护、借用、出租、出借、清查、处置、建档等各个管理环节都有具体明确的要求和管理规范。
第四,自觉有效利用的机制开始形成。由过去的以管住、不流失为目的,转变为既要管住,更要管好、管活,把充分发挥固定资产在教学、科研和行政运行中的使用效益作为固定资产管理工作的出发点和落脚点,通过科学管理,进一步优化了资源配置,有效地提高了存量资产使用效益。
第五,充分利用系统中的大量信息为管理决策提供了客观、准确、实时的依据,有力的支持了预算编制、资产购置、学科建设等管理活动的顺利实施。
主要功能
系统特点